1.绿色建造技术创新与应用管理
开展结构保温板(SIPs)等绿色建造材料性能研究,形成创新成果(专利与应用技术规程等),推动科技成果(就地)转化,有效解决传统建材高能耗、高排放等问题。攻克SIPs在中低层民用建筑中推广应用技术问题,形成了《结构保温板(SIPs)技术》、《建筑结构保温复合板应用技术规程》(DBJ61/T158)与《建筑结构保温复合板构造图集》(陕2019TJ045)等整套成果,完成试点工程“结构保温板(SIPs)在西部新农居中的应用”,合作参与结构保温板建筑项目10余项,包括“杭州莫干山裸心谷”项目,获亚洲首个LEED铂金认证。先后获得陕西省国际合作重点项目、新型墙体材料与建筑节能技术重点项目专项支持,获得广泛认可并列入陕西省墙体改革重点推广项目;为SIPs在陕西省的产业化与应用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,也为陕西省扶贫攻坚移民搬迁工作提供低碳技术支持。
2.绿色工程建设管理
聚焦区域发展基础设施工程项目与供应链管理需求,结合多学科理论、新技术和新方法,在工程项目群协同管理、低碳供应链管理、绿色建造技术开发与应用等方面开展研究,为建设高效益、低污染的工程项目,推动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。
中微观层面:探究基础设施供应链行为主体间互作用机制与合作减排机理,推动供应链低碳化转型;设计基于协同效应的项目组合配置框架,实现经济与环境双目标约束下项目组合优化管理;
宏观层面:揭示建筑领域内经济发展、技术进步等与碳减排之间的关系,分析建筑业减排潜力及路径,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。
3.基础设施可持续运维管理
面向新形势下复杂基础设施运维管理需求,结合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技术,以绿色发展、安全运维为导向,在项目运维阶段开展能耗管理、运营风险管理、韧性治理等研究,为推动基础设施可持续管理提供理论及方法支持,实现工程项目绿色运维与安全运维双重目标。识别城市交通网络脆弱性关键影响因素,提出防控策略,为提高基础设施运维效率、实现基础设施智化慧运维管理提供支持,以期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。